业界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新闻 >> 正文

中国神舟遨游太空:航天图书阅读升温

2017-03-07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创建。2016年,中国航天事业迎来了它60岁的生日,也获得了辉煌的发展成果。9月15日,国际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向国际空间站建设更近一步;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成功飞天;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成功对接,两名航天员将在天宫二号生活一个月时间,创造了中国航天员飞天时间新纪录,标志着中国已经步入世界航天强国行列。

  另据新华社消息,10月12日,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务委员王勇也出席座谈会。马凯在会上强调,中国航天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大力弘扬航天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抓好重大工程,不断创造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新的辉煌。

  随着航天飞船的顺利升空,与航天有关的主题图书出版与阅读又重新升温。近日,“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暨钱学森诞辰105周年优秀图书展”也在北京图书大厦和王府井、亚运村、中关村等各大书店同步举行;北京图书大厦还举办了航天科普实物展。图书展、实物展和新书发布会吸引了大量读者积极参与。为庆祝这个重要的时刻,记者对航天类主题图书作了一番梳理,希望帮助对航天知识和航天产业感兴趣的读者建立一个寻找好书的捷径。

  纪实类 重现中国航天奋斗历程

  中国航天事业60年的发展,是一个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的历程,其中有无数精彩感人、真实生动的故事。航天纪实类图书,是反映这些航天人事迹的最佳途径,对于传播中国航天文化、弘扬中国航天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献礼中国航天创建60周年的重要作品,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组织编写的《祖国不会忘记——献给共和国的脊梁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6年9月版)大型画册2016年10月8日在京首发。该画册用图片和文字记录了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两弹一星”元勋和航天领域的院士的风采,也真实再现了老一辈科学家为国奉献的激情岁月。《走出地球村》(天地出版社2016年9月版)是中国航天文学作家、三届鲁迅文学奖得主李鸣生航天七部曲中的一部。作者李鸣生长期深入航天基地采访,获得了很多第一手材料,他撰写的这套图书可称为中国的航天通史,讲述了中国航天事业不为人知的秘密,书写了中华民族挺进太空的全纪录。

  其他值得一读的图书还有《亲历航天——行走在神秘的卫星发射场》(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年8月版)、《神舟巡天》(大象出版社2014年1月版)、《相拥太空: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新闻作品选》(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年5月版),还有叶永烈撰写的《钱学森》(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和张纯如的《蚕丝:钱学森传》(中信出版社2011年4月版)是钱学森传记中比较好的,《从玩纸飞镖的少年到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2011年1月版)是专门给青少年阅读的钱学森故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天魂:航天精神纪事》(中国宇航出版社2012年6月版)一书,出版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根据同名纪实文学改编、录制了大型广播纪实报道剧《天魂》。首播后,引发读者热烈反响。还有,航天医学工程,至关重要,却因为种种原因,多年来从未被系统关注。《通天秘旅》(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1月版)一书的作者采访了上百名老专家和当事人,查阅了数以千计的历史文献资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尽描述了在载人航天各大系统中位列第一的中国航天医学工程艰难而曲折的发展历程,披露了众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影视文学类 为读者提供生动故事

  航天题材是非常好的影视、文学创作题材。2015年《火星救援》(译林出版社2015年10月版)和《星际穿越》(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版)两部特别精彩的航天题材影片引发大众的关注,这两部电影的原著小说也十分畅销。类似的作品还有《斯通一家闯太空》(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9月版),该书作者罗伯特·海因莱因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科幻作家。他以高超的叙述技巧、精巧的科幻构思、极具时代感的激进思想,以及对美国历史和文化独特的科幻化阐释,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被誉为“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如今,中国实现了载人航天的梦想,杨利伟等宇航员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民族英雄。负责火箭设计的科学家、在发射中心担任指挥任务的负责人等很多为航天事业默默奉献的人都有着值得挖掘的闪光点,这些都为中国航天题材的电影大片和文学故事的横空出世提供了充足的素材,十分令读者期待。还有那些科幻类作品,很多都是讲述“美国带领世界迎战外星人”的故事,现在也是时候让中国人迎战外星人了。

  科普类 为青少年普及航天知识

  航天科技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成绩,特别是2003年10月,随着“神五”上天,航天科普图书的出版和阅读掀起一股热潮。这方面值得关注的有《巡天神舟:揭秘载人航天器》(中国宇航出版社2011年6月版)、《太空将来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版)、《DK儿童太空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1月版)、“中国载人航天科普丛书”(中国宇航出版社2015年1月版)、《百年航天》(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6月版)、《航天简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1月版)、《火箭》(重庆出版社2015年3月版)、《天外奇兵:全球航天器50》(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1月版)《揭秘“天宫”》(中国宇航出版社2012年7月版)等等。这些图书栩栩如生的文字描述和生动逼真的画面展示了航天知识,使广大青少年读者在“悦读”享受的同时,激发出探索求知的巨大勇气和敏于思考的创造性思维。但是,总体来说,目前的航天科普图书还是文字较多,图片较少;题材相对单调,内容不够丰富;趣味性和可读性较弱。由于高年级学生课业负担重,反而是学龄前儿童和家长经常购买航天科普读物,但是低幼航天科普的图书品种稀少,这方面还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出版领域。

  产业类 未来太空旅行不是梦

  在完成神舟十一号发射任务之后,中国航天还将于2016年11月上旬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进行目前国内尺寸最大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首飞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雷凡培向媒体表示,长征五号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可以达到25吨左右。不仅未来空间站的核心舱要由它发射,同时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也由它发射,所以它的发射对我们国家后续空间站的建设和太空探测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未来中国或成为全球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也许有人会问,中国航天的发展取得如此佳绩,但是与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呢?

  如今,遨游太空对于人类已非遥不可及的梦想,全球首家私人太空旅游公司维珍银河正向少数幸运儿提供太空游服务,此前已有几位腰缠万贯的富翁自费完成了他们的太空之旅。我国开展太空旅游的技术已经成熟,不久的将来,游客完全有可能像航天员那样,乘坐神舟飞船前往太空,饱览一番太空美景、体验太空生活后,再乘神舟飞船返回地球。除了太空旅行,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2014年11月已基本建成,拥有两座多射向运载火箭发射塔架。作为我国“首个全部对外开放的航天发射场”,海南文昌航天城不仅包括航天发射场,还包括其配套区航天主题公园等,填补了我国航天旅游的空白。

  在航天产业商业发展方面,美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有很多经验值得中国学习。早在1989年,NASA就组建了航空技术转移至民用产品的专门机构,小到微波炉、儿童奶粉都有航天技术的身影。根据美国蔡斯经济计量学会的分析,美国NASA每投入1美元,相应美国GDP的产出就是14美元。美国航天的卫星服务创造了价值565亿美元的商品和就业机会,其中卫星直播目前为止对于经济的贡献最大。美国航天经济中所有行业的雇员,获得了总额高达2500亿美元的工资和薪金,商业航天为美国社会创造了巨大的就业收入。2012年5月31日,埃隆·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太空舱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后返回地球,创造了航天领域火箭可回收的新奇迹。可重复使用的火箭能为商业航天带来革命性的改变,意味着此后火箭发射费用可能大幅降低,人类前往太空将不再昂贵。2014年9月16日波音和“太空探索技术”这两家公司分别领取了美国政府提供的总价68亿美元的载人航天合同大单,标志着美国载人航天进入覆盖面更宽大的商业时代。同时“太空探索技术”公司CEO埃隆·马斯克也一鸣惊人,为世界瞩目。《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中信出版社2016年6月版)、《埃隆·马斯克与SPACEX的商业传奇》(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1月版)、《这个星球不配我死:埃隆·马斯克传》(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4年8月版)、《在火星上退休:伊隆·马斯克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5月版)等传记图书相继推出,诠释了这个科技狂人的精彩人生。

  去年国务院发布了《制造业2025》计划,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作了整体部署。计划选择10大优势和战略产业作为突破点,力争到2025年达到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而航空航天产业正是其中一项重点领域。《中国长征号:中国火箭打入国际商业市场的风险与阵痛》(天地出版社2016年1月版)一书指出,虽然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国有企业仍将是中国航天产业的主导部分,但是可以在现有的制度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促进航天产业的商业发展。随着世界商业航天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各国的商业航天活动越来越多的瞄准国际市场,在世界商业航天市场上获利。中国要努力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获取经济利润。这就要求中国的航天企业走向国际化,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获得进一步发展。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6年10月21日